民勤縣中管村村民感慨地說:“甘肅畜牧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的大學生來我們村,深入一線幫助我們進行豬的B超檢測,羊痘疫苗接種,講解科學的育雛技術,因為我們文化水平有限,他們的到來將科學的養殖方法、先進的養殖技術送到農村,手把手叫我們搞養殖,我們很高興,也很感激!”這是對甘肅畜牧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畜牧系“赴民勤縣三雷鎮科技支農幫扶團隊”社會實踐活動的充分肯定,也是對當地農民對養殖技術需求的真實寫照。2017年暑期,甘肅畜牧工程職業技術學院以“青春喜迎十九大,科技文化助扶貧”為主題,組建國家級重點團隊等97個服務團隊,710余名師生分赴敦煌、民勤、康樂、華池、寧縣、瑪曲、會寧、臨夏州積石山、黃羊河集團農業機械合作社等多個貧困縣貧困村,開展送科技、文化下鄉社會實踐活動。
一是科技下鄉,助力農村農業生產、畜牧養殖健康發展。結合學院專業學科優勢,實踐團隊深入農村一線,對當地的農業種植、畜禽養殖、農機利用、功能食品開發等情況進行調研,將藜麥種植技術、畜禽養殖技術、農機故障排除技術等傳授給當地農民,促進當地農業種植、畜禽養殖產業的健康發展,并培訓農技人員,為農民提供“田間地頭”的生產實踐指導。
二是文化下鄉,開展情系基層 “助圓孩子舞蹈夢”“禁毒防艾,關愛未來”“弘揚南梁精神,傳承紅色基因”等為主題的文藝匯演。志愿者通過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歌舞、小品等表演形式,不僅豐富基層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,還引導老百姓重視健康、重視孩子教育、提高法律意識、提高食品藥品安全常識。同時實踐團隊采用“線下現場指導+線上后期引導”的方式,建立了長期幫扶檔案,切實助力農村精準脫貧。
三是教育關愛,助推扶貧。開展了“一路有你,夢想同在”“傳遞愛的訊息,追尋夢的足跡” 等為主題的關愛留守兒童支教活動。志愿者們在支教點給孩子們進行了課業輔導、素質拓展、親情陪伴等教育精準扶貧活動。
據統計,本次“三下鄉”社會實踐活動,志愿者深入村戶1900余戶,發放禁毒防艾宣傳材料3600余份,開展“禁毒防艾”講座10場次;發放并收回農業種植、畜牧養殖等調研材料1200多份;發放食品安全知識手冊800余冊,問卷調查收回有效數據1355條,開展“食品安全”知識講座20多場次;深入農村大小型豬場、羊場、雞場等23個,義務接種羊疫苗1200只,雛雞疫苗8000羽,完成豬B超檢測300頭,青貯飼料品質鑒定3次,義務治療動物60頭,技術交流咨詢5場,發放養殖書籍及技術手冊900余冊;文藝演出10多場;義務捐贈愛心水杯100多個、趣味玩具、繪畫用品多件。
一路高歌,一路笑語,夏天再熱也熱不過志愿者的激情,路途再遠也遠不過遠行者的志向。每一個樂此不疲的背影,都散發著對志愿活動的熱情,對生活的憧憬,對未來的期待。盡管烈日當空,志愿者們始終相信,只要堅持,只要努力,就一定能對社會盡一份心,就一定會到達成功的彼岸。也能夠吸引更多的青年積極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偉大實踐,努力成長成才、創新創造、建功立業,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,以優異成績和良好風貌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。